第一遍的阅读心得

by tvrenbq

交流的无奈,却给予了我们爱的可能性。

彼得斯穿越历史最终想告知我们的,就是中译本序中的一句话:交流(communication)的学说,从哲学滥觞之日起,就是爱智之学。无论苏格拉底、耶稣、孔子,他们的灵性在于既有关爱别人的胸怀,又懂得如何去爱。去爱别人并不意味着要把“他”变成“我”;去关爱他人,就要看得到并庆幸于“我”和“他”之间的距离,这构成了彼此关爱的圆满和可能性。因此,交流的学说,更像是施爱的学说。是向他人的“撒播”(dissemination),而不是痛苦而不可能实现的“心灵共享的对话”。这正是本书要立、破之处。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沿用已久的“传播理论”,它终极根本是在“审视人的某一种根本的交流状况”,“其关注点都是社会组织中“我”与“他”、“我”与“我”、“近”与“远”的关系”。 这三对关系,三位一体,表达了交流本应有的关爱之意“是什么”及“如何”。

“我”与“他”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地交流,而我们却常常天真地把这当作交流的全部意义,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求而不得的痛苦。正如詹姆斯所说的那样,我们无法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别人脑中。但是彼得斯认为这并不值得扼腕叹息,这是美丽的境界。因为我们之间的绝对隔阂和分歧提醒我们互相尊重,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。障碍正是我们要爱的理由。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在他者身上进行改造、还原自我,而是认识他者的特性,让“我”与“他”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美丽。交流的理论不应是强求共同和一致,而是保持差异和不同的胸怀。

因此,在他人心灵中寻求“我”与“我”的一致,无疑是自私的。无论无线电手段、摄影术、招魂术、传心术、灵媒们是如何地精确一致地把“我”向“他”进行复制,无论我们是否可以像天使那样地超越身体,让“他”也变成“我”。即使这一切都有可能,作为传输的交流真正实现了,我们丢弃的,却是对他者的尊重和关怀,我们忘记了,我有我的手和脚,他有他的手和脚。最好的交流不是忠实复制一个人内心怀抱的意义,交流的目的是我们彼此关怀、相爱,而不是共享真相。所以,彼得斯力图澄清,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:我们能够交流吗?而是应该问:我们能够互相爱护,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?

耶稣说:凡是有耳朵听我讲话的人,让他们听见吧!在“我们”对“他们”的撒播中,重要的是“我们”的在场、“他们”听见。于是,我们对他们的关爱限定在我们和他们的距离上。“近”和“远”是我们是否能够交流的关键。彼得斯认为,尽管人类的很多感觉可以被记录、复制、传递,是否在场仍然意义重大。而触摸和时间,这两个我们可以共享但不能够再生的东西,是我们真诚的唯一保证。这无疑在提醒,人际传播对于我们当前是多么可贵。因此,离我们更近的人,是我们关爱的优先对象,而不是被爱需求的高低。这就是彼得斯所说的爱之悖论:“具体的局限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。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度过共同的时光,只能够接触一些人,因此,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直接面对的是,我们有限的生命既神圣又悲哀。”

本是传播思想史,却放弃了传递的急切,任其弥漫。交流的意义就在于“己之所欲,请施于人——就是说,你的表现,不是让自我原原本本地再现,而是让他人受到关爱。这样一种人与人的联系,胜过了天使能够提供的东西。快乐的地方,不在于超越彼此的接触,而是在于接触的圆满。” 这意味着,从不解释自我,关爱周边。

回头看看黄旦老师和殷晓蓉老师对此书的评论和导读,我所能感应到的还只停留在自我心灵的启示,缺乏对现实的关照。对于作者的苦心,我依旧是朦朦胧胧的。

 

href="http://www.douban.com/subject/1127776/">